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与家庭教育(青春期叛逆与家长教育)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与家庭教育(青春期叛逆与家长教育)

 

戒除网瘾?目前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主要是分成3种,第一种是无条件的接纳孩子沉迷网瘾,等孩子自己哪一天玩够了,自己醒过来,但要等半年,1年,3年,5年,不知道?第二种是送孩子去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但家长先要确定孩子从网瘾学校回来后再次接触网络沉迷进去怎么办?第三种是家长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让孩子每天在正常的上学,正常的完成作业,正常的作息基础上,每天有边界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3年来的改善孩子网瘾方案,可找我们获取戒除网瘾的6个步骤资料。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叛逆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逐渐由依附于成人走向独立和自我,其行为表现,往往与成人所希望的行为不一致的,但是,叛逆并不是一定要发生的行为,被理解的青春不叛逆。

什么是叛逆?

我们所说厌学、早恋、网瘾、打架等等问题,把它归纳起来称之为“叛逆”。“叛逆”这个名词是怎么解读呢?就是青少年的行为和大人的期望不一致的行为叫做“叛逆”,叛逆这个名词,我们把它定位为一个伪命题。因为大人的期望未必都是正确的,即便大人的期望是正确的,未必就要孩子一定要按你的期望去做。

大人都是通过青春期来的,那时候你的爸爸妈妈对你的要求,你是不是都听话,或者你的老师对你的期望,你是不是都按你老师的期望去做的,未必都是。孩子不按你的期望做的时候你就难受吗?所以一个思考角度问题,每个大人都曾经经历过他的青春期,但他觉得那个时候不对,现在回过头来说我那个时候不对的,现在你不能这么做。比如我那个时候没有好好学,现在你不能不好好学。他经过了,他认为这是错的。但是孩子们没经过,他就要试。下面我们来看看青春期的几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

转入名校以后,孩子开始厌学了

——选择学校需要考虑孩子的学习基础

家长老林通过各种途径好不容易把孩子小林转到了名校,不料想,小林的内心和行为都不“买账”:不但学习成绩大后退,而且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万般无奈之下,家长只好同意把孩子转回了原来的学校,孩子也恢复了往日的状态。原因就是他的学习基础和名校的孩子差距拉大。他以前信心满满,成绩很好,到了名校后他变成了差生,变成差生后就不想学了。

所以对于一个学生来讲,成绩好不好,自信心很重要。当他的自信心一旦失去的时候,他学习的动力就会下降。这个时候你转到名校来,可能对他来讲就是一个摧残,所以名校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孩子,选择名校未必对孩子一定好。

案例二

“早恋”引发的早恋

——正确看待孩子对异性的爱慕行为

上初一不久,小李因为收到女孩喜欢自己的纸条,被老师当众斥责为“早恋”,使其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从此,小李破罐子破摔,专门谈起了恋爱,学习和习惯彻底变坏。

对比隔壁有同样经历、却被老师倍加呵护、没有受到影响的小王。多年后,小李回忆起这件事来,仍然唏嘘不已。

同样的一件事,两个不同的老师处理方法不一样,结果是大相径庭,所以老师有这个力量去教育他,我们的家长应该从这个事情中吸取更多的智慧,来解决孩子的问题,用他的诉求来解决他的问题。

案例三

两个考试作弊孩子的不同命运

——换个角度看, “坏孩子”也有闪

案例梗概:一个学生考试作弊时,感觉身后有动静,回头一看,老师正看着她,赶忙收起作弊的夹带。考试结束后,她急于向老师承认错误,老师却说:“你提高成绩的想法没有错。不过,这种办法不好。你想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帮你呀……”后来,这个学生成绩实现了逆袭。

还有一个考试作弊的学生,却因为老师当场公布取消考试成绩后,感觉面子过不去而情绪失控,跳楼轻生。

犯了错误不教育是不合适的,但是教育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在处理问题上我们可以采取更多的,更灵活的方式,两个结果大相径庭。一个是人生逆袭,另外一个可能就是另外一个事件了。

案例四

乖仔说妈妈残害了他11年

——“顺从”也许是无声的反抗

正在读高一的小伍是个大家公认的乖乖仔,但却在公开场合说:他父母残害了他11年。面对这种情况,小伍的父母决定在“要孩子还是要分数”这个问题上,作出了理智选择。最终,小伍不但成绩有了明显进步,而且亲子关系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我们家长在说的时候,都是以成绩炫耀,我儿子很好,成绩很好。你成绩好的话,但是并不关注他的内心需求,家长更需要关注孩子其他方面,而不是把所有精力都盯着学习。

案例五

“‘顶撞’老师后,爸爸这样对待我”

——是一伙儿,就能找到办法

小芳因为男同学做小动作而对他发了火。老师询问谁大声喧哗时,小芳主动承认是自己做的,并试图解释理由。但却被老师误以为是顶嘴而轰出了教室。

班主任告知家长后,家长心想:孩子没事顶撞老师不会有好果子吃,一定是发生了误会。于是,在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主动承认了错误,师生关系得以缓和。

叛逆是孩子走向成熟的标志

青春期的孩子希望独立,确立“自我”地位,而做出的与大人的期望不一致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叛逆。换个角度看,这也是孩子长大、走向成熟的标志。

每当孩子的问题没法解决时,大人会当然地认为,都是叛逆造成的。大人的期望和要求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见识提出来的,但大人的经验和见识未必比孩子更丰富。

即便孩子的行为有不当之处,也不必大惊小怪——那是孩子了解、认识世界的必经之途。也许走过弯路后,体会更深刻。

因为他开始认为你的期望不一定是正确的,他开始有自己的认知。他在小的时候你说的话都是对的,家长说的对,老师也说的对,但是实际上他听的过程中,突然发现家长说的很多话往往是骗他的。

比如在小学,告诉他认真学习,到了中学你就轻松了。你考重点中学就轻松了,这句话是忽悠他这段时间认真学习,到了中学再说,但是孩子一听我小学认真学习,到了中学更厉害了。所以他的判断,我们的家长或者老师说的话是不是正确,他判断正确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认知,他开始要独立思考问题了,而不是说跟你作对,我们应该去欣赏孩子的叛逆,而不是反对他的叛逆,因为他独立思考问题了,让他说出来,他觉得这样是对的,不妨给他一个试的机会。

逐渐学会听孩子说“不”

孩子长大后,必须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不一定非要接受老师和家长的看法,尽管老师和家长的看法可能是正确的。

在小学低段和中段,孩子往往会对老师或家长言听计从。慢慢地,孩子们发现,大人以前的很多说法都是“骗”自己的,或者都不全面。于是,开始怀疑老师或家长,尝试对大人说“不”。

给老师或家长说“不”,说明孩子开始有独立见解了——这很正常,大人不应该大惊小怪。如果老师或家长希望孩子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就得习惯于孩子说“不”。

因为父母的经历和孩子的经历不一样,也许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对的,但当他看的东西比你看的东西多了的时候,他和你的看法会不一致。所以我们慢慢的应该逐渐习惯让他说“不”,而且他说“不”的频率会越来越高。从初中开始到高中,越来越习惯说。而且说“不”的时候你不要不高兴,你要让他说为什么说“不”,你可以跟他辩论。但是辩论的过程中事情当然越辩越论。

有个性的孩子,更有创新能力

大人往往喜欢乖、听话的学生,以为这是“优秀”的标志。在“听话”的教育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要么变成大人喜欢的样子——唯唯诺诺,要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更加叛逆。

大人眼中的好孩子往往看上去很听话。其实,也不尽然。很多孩子往往是伪装给大人看的,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并非好事。因为这会造成人格的分裂。

国外喜欢有个性的学生——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彰显,而非让每个学生变成一个“模子”。好在我国教育正在迎头赶上。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孩子都可以在人生的长跑中赢得冠军”。人生长跑冠军没有一个标准,当然考试很重要,有人第一,就有人最后一名。最后一名抱怨他没有用。因为成绩不好抱怨他,只会让他尊严扫地,没有面子。同时也让他感觉到不自信,成绩变差,我们帮助他提高成绩,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而不是谴责,让他越来越没自信。所以考试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甄别,就是把人分出来三六九等。第二个功能就是诊断,考试的结果会有助于分析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而我们应该在平时考试中更加关注诊断问题,而不是甄别问题。诊断出问题了,来教育孩子提高成绩是最有效的,他能力不行,你帮助他,你谴责是没有用的。或者说找到他存在问题的原因,让他改正,他改正不了就帮助他改正,谴责无济于事。所以,要鼓励孩子与别人有所不同,而不是趋同,把他变成同一个样子,或者变成家长现在的样子。

学会逆向思维,发展空间更大

调皮捣蛋的孩子往往很聪明,但“紧箍咒”念上十来年,都会变得温顺、服帖。从某种意义上说,逆向思维的孩子容易叛逆,而逆向思维的孩子,学习和成长空间反而更大。

如果孩子出现和大人的想法不一致的行为时,大人们会这样思考问题:这小子又在捣蛋。因此,即便听孩子解释,也是装样子,并不是真正相信孩子,批评甚至训斥也就在所难免。

“优秀孩子”往往“一俊遮百丑”。大人们不要只看到孩子学习好,就可以放松对孩子的其他要求。否则,一旦孩子在其他方面出了问题,就可能是大问题。。

他跟你想的不一样,你要鼓励他。逆向思维有利于他的学习成绩提高,这是换个角度来看问题。他本来想着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结果按照你的角度思考问题他学习反而不好了。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跟你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来思考问题。这样的话你的孩子未来学习潜力会更大。

父母善于倾听,就不会有叛逆期

很多孩子之所以没有叛逆期,是因为大人善于换位思考,更多地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强调 “自己过的桥,比孩子走的路多”。

大人不把孩子当孩子,而是与孩子平等交流,民主沟通,相互尊重,加深理解,“不一致”就可以理解,叛逆就会远离孩子。

希望孩子完全听从自己的要求和意见,无异于“克隆”一个和自己完全一样的孩子——而这未必是大人们的愿望。

比方说撒谎的问题,你让孩子说,家长说这个孩子在撒谎。撒谎这个问题我觉得换一个角度它也是好事,可能撒谎大家觉得不诚实。另外一个角度,撒谎这件事情不是他做的,证明他知道这样做是错的,知道错了就不要纠着不放,撒谎是因为他不能让别人知道我错了,你还要把我这些当面撕开。不如有时候说这件事情不是你做的,我看不是你做的。你给他一个空间,让他先把自己藏起来,过几天没人的时候再来告诉他这件事情到底怎么回事,也许他就想明白了,不是放过,而是让他先掩饰起来。另外一个角度,这个孩子撒谎是因为你听不得真话,你不喜欢看到他真实的样子。

父母喜欢倾听孩子的就不会有叛逆期。孩子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以后,帮他分析,也许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

建议比要求更重要

把该是孩子的任务放心、大胆的交给孩子,让孩子学会担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

如果大人们不是用建议的办法引导孩子,而是按照要求或命令的方法,或者自己的想法纠正孩子的行为。那么越想纠正,往往效果越差。

理解孩子的独立意识,增进对孩子的信任,减少对孩子的监管,叛逆就失去了前提。

比如今天晚上做作业。第一,吃完饭马上完成作业,完成作业以后你可以做你自己的事。第二,你先玩,然后到8点钟开始写作业,按时完成作业。第三,这个作业你可以先想一下,不会你就跟我说一下,然后玩一下就做作业。这个时候孩子会觉得家长很理解我,他反正是要完成的,不如先完成再玩。也有说先玩再去完成。但是有些孩子说,我先玩,本来玩8点,我玩到10点,作业不完成怎么办?这个时候规则就起作用了。给他一个规则,做不到以后你说的话我就不相信。这个时候孩子会觉得家长很理解我,他反正是要完成的,不如先完成再玩。也有说先玩,再去完成作业。所以给他建议远比要求更有效,给建议过程中包含对他的尊重,而不是强迫他。往往建议的东西,非强迫性的东西,人容易接受。孩子也一样,长大了,他需要我们民主,通过平等的方式来对待他。

学会逆向思维,发展空间更大

叛逆严重的孩子的父母,往往是威权型父母,因此,这样的家长不必过多责怪孩子,而要更多反思自己的方法。

即便孩子错了甚至犯了严重错误,大人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孩子自我反省,而不是压服,更不是放任。

压服(甚至拳脚相加)、放任是大人无能的标志,只会使叛逆更加严重,甚至会毁掉孩子的青春期。

威权型父母认为自己经验丰富,自己做事情很有经验,所以告诉你这件事情这样做是对的。然后他不听不行。我就是这么做的。所以往往威权型的父母一个是自己可能成功的地方比较多,要求你按我的来做。第二种是说话说一半,我是你老子,你就得听,就是这样子。那么你想想看这就是不允许你说话,对方往往内心深处容易反叛。所谓压迫必定有反抗,反抗越强的时候,叛逆期越长。你行让自己的孩子没有叛逆,你需要做一个民主型的父母,需要亲近型,而不是一切事情你替他说了算。今天你替他说了算,明天你替他说了算,以后怎么办。

孩子对异性有好感很正常

青春期的学生应该对异性有好感,即便他们之间有一些过密的行为,老师都应该理解。如果到了青春期后的孩子对异性没有好感,那还真得去找医生了。

大人们往往比较健忘,常常把自己“少年维特之烦恼”忘得一干二净。如果大人们能多一些对当年的反思,在对待异性上的叛逆现象就不存在了。

如果在所谓的“早恋”问题上,孩子不叛逆,那么在其他问题上也不大会叛逆——在这个问题上,开明的家长应该在其他问题上更理解孩子。

进了青春期以后,因为荷尔蒙,他就对一些异性有好感,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他进入青春期以后,对异性没有好感,那就要警惕。说明他生理有问题。只不过我们对这个正常行为过程要正确引导,让他说出他的观点。你喜欢他的原因是什么,这个时候要把喜欢一个人成为教育他的力量,而不是谴责。就算你禁止了,其实下面还是暗流涌动,适得其反。还不能让他在公共场合公开的交流。公共场合公开交流的时候是受限制的,很多人眼睛盯着他。他控制不了情绪怎么办?我们处理的办法就是让他公开了。到家里来一起交流,他不会出事的。反而你不让他交流,他出了事也没办法。

采取迂回策略,解决网瘾问题

孩子喜欢上网的原因是,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同伴,内心很孤独,缺乏存在感,没有成就感。满足了孩子的存在感、成就感,能够消除学生的孤独感,就能有效解决网瘾问题。其实,现实生活远比虚拟世界丰富。大人应该给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带孩子走进多彩的世界。限制上网,只会越限制问题越严重。与其这样,还不如和学生一起协商制定节制上网的规则。和孩子协商制定的契约,学生一般都会遵守。不能遵守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惩罚。

国际教育界有一个观点叫“成长型思维”,斯坦福大学教授的观点。说人的智商是可以进步,可以发展的。人的智商发展有两个关键性。一个关键期就是0—6岁,第二个关键期就是1—3年级,就是8岁。这个阶段的智商发展取决于一个积极的心态,一个自信的、乐观向上的精神,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是不是采取更加积极的方式来看问题,更加乐观的方式来看待这些错误,或者更加自信的方式来要求孩子逐渐走向成长。而不是一下子变成了你心中的圣人。这个时候叛逆就有问题。

积极乐观、自信的孩子,他即便成绩不好,他的未来也会很好。因为他处理问题方式,他解决问题的态度,他将来面对问题的时候他的人生就不一样。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成绩很好,但他很悲观,大学里面辞退的不少,清华大学每年都有这样。

如果希望我们的孩子未来成为对人类有用的人,不要只关注成绩,更要关注他对生活的态度。那你的方式很重要。你是一种积极的方式来看他的叛逆的话,那他就会在你对待叛逆的这些事情上学会了积极。父母是孩子的影子,这个影子我们要树立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看。以一种自信的心态去面对这些事情。相信叛逆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48461.html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9日 下午5:05
下一篇 2022年7月29日 下午6:4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