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孩子贪玩厌学
“我家儿子现在不到上小学四年级,整天就知道玩手机,老师反映他上课也不管,经常不交作业,不参加班级活动,不听老师教导。我也试过没收手机,但是都没有效果。”小李的妈妈五味杂陈。
小李的妈妈赵女士也是一位二胎妈妈,在关注家庭教育方面的同时,也为很多家长解决了孩子教育中的难题。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赵女士的孩子晓晓(化名)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之前她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在意,直到最近发现孩子的学习态度越来越差,经常逃学去网吧,有时候甚至扬言要自杀,赵女士带孩子去医院看过精神科,医生说晓晓晓晓得是抑郁症,需要治疗。
赵女士和丈夫很害怕孩子自杀,赵女士和丈夫也想帮孩子,又怕万一孩子真的自杀了怎么办?
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赵女士和丈夫并不太在意,觉得只要孩子能够努力学习就行了。可没想到的是,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在班上的排名直接降到了十名之外。
赵女士和丈夫开始对孩子冷处理,对孩子玩游戏的问题非常严厉指责,可这种处理方式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反而让孩子的情绪变得更加烦躁,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差。
后来赵女士终于受不了,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诊断结果让她松了一口气。赵女士说:“孩子还小,不知道什么是抑郁症,还不懂得抑郁症就是心情不好,闹情绪,那这是装病逃避学习,逃避学习。”
其实孩子的表现让她感到非常生气,她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意识到“这是我对待孩子的方式,做错了就是对孩子的不公平。”
孩子出现问题,说到底是孩子的问题,怎么看都是父母教育的问题。孩子遇到问题,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家”的问题。
赵女士将自己的教育方式总结为3种:
1、审题不仔细,要求孩子在同一类试题中快速阅读,并且书写工整。
2、要求孩子不允许孩子抄写答案,要求孩子写出真情实感,要求孩子每天写日记,要求孩子每天记录三件事,“每天写日记,周末日记,或者每晚睡觉前写......”
3、要求孩子制定一些严格的计划,要求孩子每天检查和辅导他们的作业。
4、要求孩子做事时,一定要按照自己定的时间表去完成。不能因为作业太多而拖延,也不能把生活中的麻烦给推到一边去。
5、帮助孩子制订每一件事情,提高孩子的时间管理水平。
6、让孩子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如果孩子做完作业,家长最好检查一下孩子的完成情况,看孩子是否正确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八十以上。如果孩子本该完成的任务,家长却因为忙于其他事情,而忽略了检查。这会让孩子感觉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是有条件的。如果孩子在检查作业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家长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自己检查一遍,对自己的检查结果做个总结,找出错误的原因。
这个方法就是“行为矫治”。
注意力是一个人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人在感觉上的自觉性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注意力的集中作用,另一个是直接作用于大脑。注意力的集中作用是听一听一听、看一看,是把目光集中在事物本身的性质,反映出来的行为,一种是对事物的观察力,三是通过对事物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让人做出思考判断。
孩子应该怎样学习才能提高效率
当前,“成绩优秀”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一个班几十个孩子,老师也关注不到。能及时“诊断”、“治疗”,已经成为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目标。那么,如何真正解决孩子的学习效率低下问题呢?
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发现孩子与家长的沟通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作业完成不好,考试成绩不理想;
日常行为表现不符合要求,或不愿配合老师、同学等;
常常犯错误,难以控制,常常怒气冲天;
常常遗失东西,喜欢把东西丢弃,喜欢把物品摆弄得整整齐齐齐;
不太爱干净,东西总是随处乱放;
常常无缘无故地丢东西,不能把玩具放回原位;
常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动不动就打人,甚至还会和家人吵架。
爱发脾气,经常性的情绪低落,让人难以招架。
此外,人际关系不融洽,经常性的情绪低落,缺乏热情,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
对于轻度患者,在病情严重时,建议采用药物治疗,而不是心理治疗。
要特别注意,非药物治疗不建议患者长期用药,要遵循医嘱、合理的治疗方案。
特别是对于躁狂的患者,需要药物治疗,但患者和家属要注意配合医生的用药方案。
双相情感障碍是自杀率最高的精神障碍,尤其是自杀率在全年级的排序中。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指的是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