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遇到不上学儿童新闻稿,专访 龚柳香
社工在广州日报社实习,被长期招募在广州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机构,为一些学生提供社工服务。
调查中,57.6%的受访家长称孩子去年读了4年小学、初中和高中,仅有6.7%表示有了改变。剩下的74.4%的受访家长称孩子还没到上学的年龄,不愿意放弃学业,还有42.7%的受访家长感到亲子关系紧张。
孩子不上学、休学、辍学在家每天都是黑白颠倒的在玩游戏,完全不学习,怎样让孩子顺利重返学校爱上学习呢?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提升沟通技巧来引导孩子;
第二步、纠正孩子的作息,运动,饮食,同时合理使用网络的界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消除面对学习等焦虑情绪,让孩子以良好的心态重返学校;
第四步、让孩子开始看书或上补习班,提前适应学校的学习状态;
第五步、和学校的老师做好沟通,请求老师帮助引导孩子对班级的归属感与荣誉感等;
第六步、孩子重返学校后,如何引导孩子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学习兴趣等。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让孩子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电子书
父母的焦虑,很难驯服孩子
今年7月,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法治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会副会长苑宁宁指出,当代父母的育儿焦虑很大程度上与孩子的学业和前途相关。
这也就意味着,孩子们在学习上会遇到很多困难,此时父母若能引导他们的情绪,将有利于学习和考试。
此外,在一些“双减”政策的影响下,人们更加注重孩子的学习,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却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作为父母,对于孩子学业上的焦虑,我认为“起点太高”,应该换成“曲线救国”,降低孩子学习的压力,应该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
一般而言,从小学到初中,孩子的学习成绩会逐步上升,而初中则会逐步下滑,甚至变成垫底。
所以,家长面对孩子成绩下降,应该先保持足够的耐心,毕竟,保持良好的状态,才有能力考出好成绩。
初三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孩子上初三了,肯定是很多家长最头疼的问题,这时候,无论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都会成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一大难题。
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不妨做个“降维式”的角色,与孩子进行一场平等的沟通。
首先,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学习压力。
虽然中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随着总成绩的不断攀升,孩子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孩子的作业也越来越多,每天都在学习,可是,即便是如此,孩子的成绩依然没有丝毫的起色。
这时候,家长就应该学会放下对孩子的高期望,给孩子一定的放松的时间和空间。
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去努力改变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
只有家长放弃对孩子的控制,才能获得孩子的配合。
同时,家长也要学会释放自己的焦虑。
家长与其在孩子面前表现得焦虑,不如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孩子。
因为不焦虑,我们才能更有能力去推动孩子,去激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