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使用网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权威判定标准你中招了吗?

如今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网络成瘾?之前又对这个“网瘾”该如何正确界定引发了许多争议,有媒体曾抨击这就是个杜撰出的精神病,这回,终于有权威机构对此给了个权威定义。

权威部门日前发布《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对网络成瘾的定义及其诊断标准进行了明确界定。

根据发布的释义,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损伤。其中,持续时间是诊断网络成瘾障碍的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相关行为需至少持续12个月才能确诊。

科技君想了想从大学开始每晚刷手机就停不下来的这个行为,陷入了深深的担忧……这年头,没点病还真不好意思出门了。

网瘾与抑郁有关?

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范畴。世卫组织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此举使网络成瘾问题受到社会更多关注,甚至在治疗时能得到保险支持。

权威人士曾表示,网络成瘾现象的出现往往与其他精神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有关,临床治疗过度依赖网络的青少年焦虑、抑郁、多动症时,会按照相关治疗规范进行。一般而言,这些心理疾病得到改善后,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问题也会得到明显改善。

不过,网络成瘾不应被简单定义为一种疾病,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往往伴随着其他问题,涉及家庭、学校和孩子自身,问题的改善和解决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家长正确关注和教育、学校支持,以及同伴帮助,都可以减少青少年对网络的过度使用。

由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青少年未能形成完整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新鲜事物好奇与探究的欲望十分强烈。少数人经受不住其他玩家的蛊惑、宣传,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往往因为自制力薄弱而深陷其中。

沟通和社交能力低。孤独感和网络游戏使用的增加呈正相关。自卑造成孤独,难以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的人因为内心压抑,通过玩游戏可以得到宣泄和释放,在虚拟世界获得满足感。

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游戏成瘾是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表现之一,患者将打游戏作为缓解焦虑、抑郁的重要手段,与“借酒浇愁”类似。

如何“摆脱”网瘾

“网瘾”这东西,在科技君眼里,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点,现在智能手机如此普及了,谁还不每天捧着玩上一会呢?一开抖音、微博,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抬头看看工作,一点没动。心慌了,一打开电脑,吃鸡玩LOL,一投入游戏后,几个小时就又过去了。

同志们是不是觉得扎心了?这经历可能任何人都有过,没必要非要把一顶“网络成瘾”的帽子扣脑袋上,都知道这样不好,可听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还在网上冲浪。

就算没有“网瘾”这个病,同志们也会有拖延症、懒癌甚至ADD(注意力缺失)等一系列疑难杂症来解释自己的不自律。

不过,读者们要是觉得自己还能抢救一下,科技君取了点权威意见,希望还是能帮到你们:

1.在上网时间上要自我约束,特别在夜间上网时间不宜过长;

2.注意操作姿势。荧光屏应在与双眼水平或稍下位置,与眼睛的距离应在60厘米左右。敲击键盘的前臂呈90度。光线柔和不可太暗。手指敲击键盘的频率不宜过快;

3.平时要丰富业余生活,比如外出旅游、和朋友聊天、散步、参加一些体育锻炼等;

4.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胡萝卜、荠菜、芥菜、苦瓜、动物肝脏、豆芽、瘦肉等含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5.出现早期症状,应及时停止操作并休息;

6.一旦出现IAD,不要紧张,要尽早到医院诊治,必要时可安排心理治疗;

好了,如今现实已经非常残酷,各位还是放下手机,看看风景,今晚争取早点睡觉吧。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1042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6日 下午2:36
下一篇 2022年4月16日 下午3:1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