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现代思想启蒙家胡适曾经这样评价鲁迅,他说:“鲁迅是个自由主义者,绝不会为外力所屈服,鲁迅是我们的人。”

说起鲁迅,我们会想到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中学的语文教材上,关于鲁迅的课文我们学到了不少。说实话,鲁迅的文章理解起来相比其他文章难度要大一点,但写得非常好。

关于对鲁迅的了解,这里就简单说一下。鲁迅是他本人的一个笔名,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名字是周树人,是我国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有许多头衔,你可以说他是革命家,也可以说他是文学家,民主战士,总之鲁迅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很深的影响力。

众所周知,鲁迅喜欢批评现实社会,经常会用一些事情来讽刺社会的黑暗。鲁迅在他的作品《二心集》中这样写道:

“奴才做了主人,是绝不肯废去‘老爷’的称呼的,他的摆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还十足,还可笑。”

奴才和主人是旧社会时期两种阶层的人,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奴才如果有朝一日得势了,他会比之前的主人要猖狂,架子会比他原先的主人要大。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情况,人一旦得势了,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变得很猖狂。

历史原因

用现在的话说人人平等,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明显是不平等的。在中国的历史上,在清朝灭亡之前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主要的特征是有帝王,有大臣,有平民,也有奴隶。

奴隶,平民,大臣,皇帝,四种人的地位身份是依次递增的,其中皇帝是最有权势的,他能掌握生杀大权,决定他人的生死。最底层的奴隶长期被大臣,帝王剥削,他们如果一旦有机会反抗,必然会拼上自己的性命,来推翻压迫他们的人。

例如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场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那些压迫的奴隶在陈胜吴广的带领下,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也想当上层人士,也要做人上人,他们在强大的压抑感下,爆发出的一种反抗。

再比如,大家都知道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老师教给我们的道理是孝顺,有爱心,尊老爱幼等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重点课文,孔融让梨是一个道德教育故事。

不过这个故事在西方学生的课堂上,他们首先想到的并非是孔融的孝顺和爱心,那些孩子会问出许多在我们看来奇奇怪怪的问题。例如孔融还小,为什么要让他分梨呢?甚至有的孩子认为这是一种作秀。

就这个故事,西方的孩子与我们国家的孩子看法不一样,这里不管是谁对谁错,因为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我们通过《孔融让梨》来引导孩子们做一个有孝心的人,而西方教育并非如此,他们更喜欢对一件事情发出一些疑问,畅所欲言。

从这方面来看,西方的孩子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能够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该说什么就说什么,不会有什么压抑感,而我们的孩子即便在学习一个故事,只能按照老师引导的思路来学习,学习故事其中的一些高尚品格,对于那些与故事中心思想关联性没什么关系的问题,一般老师不提,学生也很少会问。

久而久之,我国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法说出自己的想法,把它压抑在心中,对于不同的见解,没法诉说,久而久之,那些被压抑的思想会爆发。

鲁迅先生曾经这么说:“要么在沉默中灭亡,要么在沉默中爆发”。同理,一旦奴隶被压抑得太久了,他们也会爆发,他们不再认为自己是奴隶,他们也想过上人上人的生活,他们也会模仿那些剥削阶级,尝一尝剥削阶级的愉悦感。

现实社会

现如今,对于初入职场的人应该是比较煎熬的,他们受人管理,行为和权力受限,经常受到上级的打骂,剥削。在这种情况下,职场新人为了生存下去,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忍耐,并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一旦那些曾经的职场新人经过几年的锻炼,一批优秀的人进入了管理层,他们在管理新人的方式和手段,那种不近人情的态度不会比他的老上级要好,这就是目前职场上的一个现实原因。

现如今,仇富心理比较严重,但是一旦有一个普通老百姓,通过手段和机遇获得了财富后,他也会对工人阶级进行剥削,而不是选择救济工人,给广大工人做慈善。

因此曾经他的工人,获得了财富之后,他明白财富的由来,自己不愿意失去好不容易来的财富和地位,为了保住地位,也会像奴才做了主人那样,比原来的主人更有架子,更不懂体谅自己曾经所生活的阶层。

结语

人一旦得势就会变得猖狂?这种现象并非绝对的,也有例外发生,不过大多数人还是会如此的,这是环境的使然,更是与人的天性有关。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比以前要好很多了,所以在生存没有太大压力的情况下,年轻人们不愿意受委屈,不愿意被人引导自己的想法,他们也更加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思想不再被自己的上级和老师约束。

其实这是一种好的现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语权,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力,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相信在未来,“得势便猖狂”将会退出历史舞台,人与人之间会渐渐平等,不管是企业高管还是普通职员,不管是扫马路的环卫工还是一方父母官,每个人各司其职,谁都无法决定他人的思想和行为。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1793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5月8日 下午9:13
下一篇 2022年5月8日 下午9:39

相关推荐

  • 家长对孩子成绩的意见和建议(家长对孩子成绩的意见书)

    马上寒假就要来了,这也意味着我们会看到孩子的期末成绩,成绩的好坏也会让很多家庭几家欢乐几家愁,或者没有这么夸张,但是通过这分数,家长可以多少看到孩子一个学期学习的情况水平。 关于这…

    2022年5月13日
  • 厌学孩子的根源

    厌学孩子的根源 杨鹏,12岁,初一。父母们大多会和我谈起他们,大都能保持一种推测,就是厌学孩子的思维和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真的是如同山一样沉重,让人感受到压力。 有的人也不例外,他们…

    孩子学习 2023年3月24日
  • 语文中句式杂糅是什么意思(句式杂糅是什么意思啊)

    结构混乱是行测病句辨析中常考的一种类型,这类句子的特点是该结束的时候不结束,前后交错在一起。也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的句式混在一起用,所以也叫“句式杂糅”。 【例句】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

    孩子学习 2022年5月2日
  • 孩子学习点

      和孩子愉快的学习是多少妈妈的心愿 期末考试前一个星期,孩子爸爸每天都要嘱咐一遍:“好好复习哦,多做点试卷,期末考试争取考双百分哦!”虽然我知道他是善意提醒,用心鼓励,…

    孩子学习 2022年5月22日
  • 孩子厌学的原因是家长吗

    孩子厌学的原因是家长吗? 如果厌学的原因是家长吗?当然不是。 可能因为那些你们夫妻亲子关系的失衡,可能是他们的争吵或工作不顺利,或者是孩子学习成绩的下降,或是家长的坏榜样,孩子厌恶…

    孩子学习 2023年3月17日
  • 如何面对孩子的厌学情节

    如何面对孩子的厌学情节,家长可以先了解孩子厌学的情节。 孩子在学校里有轻微的心理障碍,说有些孩子是学校中某一个同学欺负他,让他恶心,所以讨厌上学,但是不敢反抗。也不敢去上学。 这个…

    孩子学习 2023年3月5日
  • 如何解决孩子逃学厌学

    如何解决孩子逃学厌学、逃学、做作业拖拉、考试粗心、做事情丢三落四、爱发脾气等不良行为,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良情绪,以及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 而治疗逃学厌学,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

    孩子学习 2023年2月25日
  • 怎样叫厌学孩子去上学

    怎样叫厌学孩子去上学?家长都做了什么? 厌学的问题 大部分孩子都不想去上学,或是厌恶去学校,今天跟家长说了怎样的建议。那孩子不上学,甚至连厌学都不愿意去学校怎么办?家长是如何通过各…

    孩子学习 2023年3月14日
  • 衢州厌学小孩子

    衢州厌学小孩子,厌学,逃学,对读书厌恶。 江西厌学小孩子,沉迷网络,打游戏,厌学,不想读书。 到上海交通大学,开始了厌学,不想继续上课,辍学。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

    孩子学习 2023年2月19日
  • 汉书经典句子

    一、助读资料 班固是东汉第一流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所编纂的《汉书》是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不容错过的瑰宝。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的《汉书》,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官修史书的典范。 《汉…

    孩子学习 2022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