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薛刚反唐的事吗?(唐朝有没有薛刚反唐)
在民间文学中,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名叫“薛刚反唐”。其大概内容为,薛刚是薛仁贵的孙子,因家族遭到迫害,遂起兵反唐。那么历史上有没有薛刚这个人的原型呢?他到底为什么造反呢?他的结局又是怎样呢?且看【纵横五千年】独孤雁一一道来!
薛刚的故事是虚构的,但薛刚是有原型人物的,他的背景、经历和薛刚差不多,也可以说是薛刚的原型,此人名叫薛嵩。根据史书记载,薛嵩的父亲名叫薛楚玉,薛楚玉的父亲正是大名鼎鼎的薛仁贵!薛楚玉混的也不错,在唐玄宗时期,一度担任范阳、平卢节度使。
薛嵩出身将门,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习武,“有膂力,善骑射,不知书”。长大后,也一直生活在燕赵地区,“气豪迈,不肯事产利”,凭借父亲的恩荫担任军官。之后河北地区的节度使换成了安禄山,薛嵩依然在安禄山帐下为将。
755年12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随后率15万大军南下。史书记载,“自天下兵起,束身戎伍,委质逆徒”,也就是说薛嵩加入了安史叛军,走上了反唐的道路。此后薛嵩因战功卓著,被安禄山封为节度使,驻守相州地区。但好景不长,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唐军随之反攻。
758年9月,唐肃宗派遣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据守的相州。危急时刻,安庆绪派薛嵩突出重围,向史思明求救,最终官军惨败于相州城下。由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薛嵩确实是位能冲能杀的悍将。
后来安庆绪被杀,薛嵩投靠了史思明,史思明也被杀,唐朝军队再度开进河北地区。薛嵩明白安史之乱即将以失败结束,自己也必须重新打算。此时薛嵩 “闻贼朝义兵溃,王师至”,于是开城归降,“惶惑迎拜于怀恩马前”。唐军诸将仆固怀恩不想在起干戈,对于薛嵩这些安史降将一律官复原职。
后来朝廷颁布诏书,“以嵩为相州刺史,充相、卫、洺、邢等州节度观察使”,薛嵩依然镇守相州,成为朝廷的节度使,管着几个州的兵马。与他安史降将不同,薛嵩表示的很好,“谨奉职,颇有治名”。同时,薛嵩与其他安史降将一样,其画像被奉入凌烟阁中。
朝廷的奖励还没有结束,之后薛嵩先后被加封为高平郡王、昭义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平阳郡王。想想薛嵩的祖父薛仁贵,为唐朝征战一生,至死只是一个平阳郡公,也没能奉入凌烟阁。没想到薛嵩参加安史之乱,曾与朝廷做对,为唐朝也没立下什么战功,却享受如此待遇。
在这背后反映的是唐朝的衰落,经过安史之乱的打击,唐朝不得不通过各种手段,来拉拢这些地方藩镇,维持朝廷的安定局面。772年薛嵩病死,其子孙依然在唐朝位列高位,官至节度使。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42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