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孩子厌学叛逆怎么管教

海南孩子厌学叛逆怎么管教

海口晨报

你好!孩子今年13岁,近14岁,特别叛逆。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这是我最近很烦恼的地方。孩子从小就很听话,学习成绩也很好,可是进入初中以后,成绩却突然一落千丈,变成班里的倒数。父母非常着急,觉得自己的儿子不能再这样下去,于是便想了一个办法,把孩子的微信拉黑。这个方法真得不错。

孩子晚上放学回到家,面对爸爸妈妈的问话,孩子直接躲进自己房间不出来,哭着跑出来找妈妈要手机,当时就在他们小区的街道上,找到了他们住的房子。孩子因为手机问题和家人发生冲突,甚至走到楼顶上,说不想上学。

他的妈妈感到很诧异,她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那么想不开,后来就带孩子去看了心理医生,原来孩子因为在学校被霸凌伤害到不敢上学,后来才知道自己被校园欺凌了,不敢上学。其实孩子说了,她是在向妈妈表达自己的不满,但她说出来的话却是非常委屈的,说我明明那么爱你,你却对我这么冷漠,我真的很想把你拉进来,你知道吗?在你大声嚷嚷着要打别人的时候,我在想,我当时是多么的害怕,我当时多么的无助,多么的无助,多么的难过,多么的无助,多么的伤心,多么的无助,多么的渴望你的出现在我的眼前,但是你拒绝了我的离开,你在我的身边,你对我的冷淡,对我的忽视,让我多么的伤心难过,多么的失落,多么的渴望你的陪伴,多么的渴望你的及时回应,我多么的渴望你能多听我说几句,多陪陪我,多陪陪我,多陪陪我,可是你呢?你对我真的没有一点回应,你知道我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吗?你让我觉得不幸福,你对我一点都不满意,你把我想要的东西都给了吗?我感到幸福,你什么都满足了吗?

说完以后,这位妈妈也很吃惊,自己没有什么东西,为什么孩子会抑郁?有多么地重要?为什么孩子会这样?为什么孩子明明看起来听话,其实心里却想不开呢?

为什么孩子那么渴望有一个好的妈妈?因为他一直陪伴他啊,可是妈妈,他为什么不亲近妈妈?

其实,这位妈妈的困惑不是没有道理的,孩子这样的表现与她的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很有可能是因为她的妈妈总是对他管控太严。

一、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依恋关系。

孩子的依恋关系有三个基本要素:安全感、信任感和亲密感,而这些依恋关系的建立都是一个从出生就开始的,包括依恋关系、吃喝拉撒睡、安全感、社交关系、自主性。

那么,当孩子小的时候,从母亲的角色逐渐过渡到父母的角色,这个过程中如果,孩子没有获得安全感,那父母的作用就不大可能随之中断,甚至还会出现失控的情况。

比如,孩子和母亲分离的时候,孩子很焦虑,但是母亲依然会很慈祥地陪伴着孩子,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孩子的内心就会有安全感。

如果一个母亲一直对孩子缺乏温暖,那么孩子的内心就会有一个“依恋”。这样,就无法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

就像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父母要关注孩子的需求,当孩子确实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要做孩子的朋友。如果孩子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情感支持,那么他便转向社会,从父母身上寻求情感支持。

心理学家莉莲克莱特研究发现,过早的分离,或是长期分离,对孩子的成长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孩子需要父母足够的爱和陪伴,他才会逐渐地学会独立,成熟。只有得到足够的爱和陪伴,孩子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变得坚强、乐观、有担当。

《家有家风》中说:孩子的成长,需要爱、自由、尊重、和谐,而不是教训斥、训斥。

03

你的眼里只有孩子

《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父母要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要尊重未成年人参与家庭教育的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教育是国家的大事,也是家庭和社会的大事,《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制定能够帮助家长对家庭教育进行正确的认知、把握正确的方向,所以家长也需要学习家庭教育。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


已发布

分类

作者:

标签